2025年,神東新聞中心與上灣煤礦聯(lián)合開展《神東情》故事征集活動,面向每一個在神東工作、生活的你,征集你與神東的故事,可以是尋找美好生活的故事,可以是奮斗圓夢的故事,可以是見證礦區(qū)變遷的故事……
獎品準備好了,你的故事呢?
王 端
李 季
2012年7月,收到了報到通知的我,異常興奮。
7月23日,我獨自一人踏上了西安至神木北的列車。
作為剛剛畢業(yè)的大學生,第一次離開父母、第一次來到陜北、第一次看到黃土高原的溝壑縱橫、第一次感受到陜北人的熱情……
就這樣,開啟了我與神東的故事。
圖為王端2012年來神東報到時的火車票
當我到達神木火車站時,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寫著“神東歡迎大學生”的條幅和公司的大巴車。我一走近,學長和師傅們便很熱情地迎了上來……
隨后,我們乘車來到了大柳塔文體中心,一起報到的還有大學生村官300余人,其他院校的大學生500余人。
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,我們住進了宿舍,穿上了公司為我們發(fā)放的白襯衣、西褲。
白天,我們在文體中心可容納幾百人的階梯教室上課,下課統(tǒng)一去伍佰座食堂免費用餐。
對于剛畢業(yè)的大學生,這樣的“集體行動”,很像校園生活的續(xù)集。
但不同的是,在神東處處聞趣事,驚喜一波接一波。
我不禁感嘆:原來,這就是煤礦工人啊。
于是,我更加堅定了我的選擇——干煤礦,來神東,沒錯。
我把我來神東后的見聞,說給父母聽。
他們也不敢相信,現(xiàn)在的煤礦是這樣。
鄰居還帶著開玩笑的語氣,對父親說:“你們兒子白上了幾年大學,到頭來還是下窯成了個挖煤工人?!?/span>
我也安慰父親,不要管別人的嘲諷,神東可不是刻板印象中的小煤礦小煤窯……
8月4日,經(jīng)分配后,我與其他30名大學生一起被分配到了烏蘭木倫煤礦。
礦內的培訓結束后,我來到了運轉隊,正式成為一名礦工。
圖為剛參加工作時的王端
工作后的第一個崗位,是膠帶機司機。這段時間,是我職業(yè)生涯中重要一環(huán)。
從培訓期間的第一次入井參觀,到每天的三班倒,從大學校園到百米井下……
眼前呈現(xiàn)的,不是畢業(yè)設計中限寬1米的膠帶機,而是1.4米-1.6米寬,3000米長的膠帶機。
入井方式不是罐籠或猴車,而是無軌膠輪車,車輛行駛在井下巷道,仿佛進入城市隧道般。
眼前的一切,無不顛覆著我在校期間學習的認知。
在這里,我要做個小提示。
作為一名剛畢業(yè)的大學生,入井后要克服三關:
第一是恐懼關:從地面到百米井下,首先要適應井下作業(yè)環(huán)境,克服恐懼心理,先慢慢適應,再逐步過渡到單崗作業(yè)。
第二是溝通關:神東地處陜蒙晉交界,多數(shù)是本地人,剛開始師傅給安排工作任務時,聽不懂就多問幾遍,不行再問其他同事,確保信息準確有效。
第三是單崗作業(yè)的迷茫關:剛開始獨立作業(yè)后,可能會出現(xiàn)擔心與迷茫的情緒,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堅持,或者安排的工作任務完不成怎么辦,干不動太累了怎么辦……相信我,這些問題一定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得到解決。
克服這三關后,我想我已經(jīng)準備好了。
剛上崗不久,我的崗位調整為漏斗司機。
一次作業(yè)中,因膠帶機沿線水管漏水,膠帶機多次出現(xiàn)堆煤動作停機。
為了避免膠帶機再次停機,我在沒有進行原因排查的情況下,使出了自己的“小聰明”。
我把漏斗內的堆煤保護線拉出來,用絕緣膠帶將探頭部位包裹住,并恢復到堆煤傳感器原來的位置。
正當我沉浸在為保證膠帶機正常運轉,使出的計策而洋洋得意時,漏斗被堵了,堆煤保護未動作,撒了好幾噸煤,直接導致當班員工集體清煤2小時。
事后,班長并沒有批評我,而是告訴我,犯錯誤不可怕,但要學會從錯誤中汲取教訓。
對待工作不能投機取巧,設備出現(xiàn)故障,先排查故障原因,而不是去掩飾,這樣只會造成更嚴重的后果……
經(jīng)歷這次的窘境后,我逐漸成熟起來。
隨后幾年,我的工作崗位也發(fā)生多次變化。
兩年后,我從膠帶機司機調整為主運檢修電工,一干就是6年。
2020年,公司在各礦組織成立智能運維隊,我順利地成為了一名井下通信維護工。
在全新的崗位上,再次經(jīng)歷摸爬滾打。
2021年,我有幸被選拔為智能運維隊技術員。
我接觸到了更多關于智能化礦山建設方面的知識,見證了從班組成員由20多人到5人的轉變。
過去,一部膠帶機可能需要三個崗位,如今,多部膠帶機聯(lián)合運轉,已實現(xiàn)了無人值守。
見證了智能化礦山建設由無到有,工作面遠程割煤、智能化一級礦井建設、井下通信由小靈通到5G網(wǎng)絡覆蓋的巨大轉變......
轉眼間,我在神東工作已經(jīng)13年了。
今年,我的小家迎來了三孩兒。老家的房子經(jīng)過翻修,父母也住得更舒心……
我也用親身經(jīng)歷證明,新時代的煤礦工人,通過自己的努力也能熠熠發(fā)光。每每回望過去,我都會感謝十三年前選擇在神東工作的自己。
作 者 簡 介
王端,畢業(yè)于河南理工大學,2012年7月參加工作,從一名膠帶機司機成長為智能運維隊技術員,親身經(jīng)歷了煤礦主運輸系統(tǒng)無人化值守智能化變革,也見證了神東近十幾年間的發(fā)展變化。
征文啟事
▲本欄目長期正式向廣大員工及家屬約稿。
稿件要求
圍繞“神東情”主題,講述你在神東奮斗、生活的原創(chuàng)故事,2000字以內,并附100字以內個人介紹。配圖3-5張。
以“姓名+單位+聯(lián)系電話”命名打包發(fā)送。請務必注明“神東情投稿”
投稿方式
郵箱投稿
351434903@qq.com
企業(yè)微信投稿
發(fā)送至李季、何芳企業(yè)微信
聯(lián)系我們
0912-8283442 8283347
獎品設置
來稿擇優(yōu)發(fā)布,一經(jīng)采用,每篇稿件作者獎勵價值1000元的獎品。
我們期待收到你的專屬信件。
來源圖說神東(ID:tushuoshendong)
策劃薛艷萍 劉勇強
欄目主編李季 何芳
作者神東烏蘭木倫煤礦 王端
編輯喵小圖
小圖
往期回顧
REVIEW
記點「在看」和「贊」呦↓
聲明:本文系轉載自互聯(lián)網(wǎng)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,請立即與鐵甲網(wǎng)聯(lián)系,本網(wǎng)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,再次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。
不想錯過新鮮資訊?
微信"掃一掃"